Wednesday, February 28, 2007

印度知识外包业拒绝办公室政治

2007年02月27日18:34
拉姆•纳吉(Ram Negi)正在决定是否批准一份来自加州圣佳辛托的贷款申请,他仔细审核了总计有八十多页的各种文件,这么多的文件会让每一个贷款申请人都叫苦不迭,但纳吉看得非常非常仔细。

纳吉试图找出申请材料中有无虚假信息。他指出,大约有45%的申请人会回避一些实情。如果申请人不如实报告他的资产,纳吉会拒绝他的贷款申请,比如有个人就说他有十八处财产,可实际却只有十五处。在核查申请者是否虚报信息的过程中,纳吉还会借助第三方网络数据库来帮助自己寻找答案,也就是说,如果有申请人瞒报个人收入,那么纳吉一定会弄清真相后再做决定。他说,假如我否定了这项贷款,也就代表它被永久否定了,再没机会翻身。

别以为工作如此严谨的纳吉是个滥用职权、性格暴戾乖张的人,实际上他为人谦逊,语调温和。今年26岁的他就职于印度古高恩市的外包公司Equinox,和很多年轻同事一样,纳吉仍然和父母一道住在新德里。他们的办公室里放眼看去是一个个蓝色的隔断,天花板上装饰着曲线吊顶和荧光灯,纳吉和他的上司及年轻同事比肩而坐。

这正是印度外包企业的一个典型场景,这个行业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小小的惊喜:知识型产业外包业务的发展步伐已经超过了相对简单的呼叫中心业务,去年的增幅分别是42%和34%。有些人们认为根本不会在美国公司之外完成的工作正在被外包到博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师、医生以及律师的人数位列全球第二的印度。

可不能小视这些"隔间一族",这里不仅汇集了各行各业的专才,业务范围也十分丰富,证券研究、生物技术研发、法律服务等不一而足。虽然有些专业人士会比较自负,但办公室文化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和谐──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

知识型产业外包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暂时还没有出现尔虞我诈这类阴暗现象。事实上,在任何发展成熟的行业中,这种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管理人员指出,印度老牌制造业中就充斥着各种政治伎俩和个人恩怨,有些人表面上对老板唯唯诺诺,私下里却是另一副态度。但在知识外包这一新兴行业中,为留住人才,在办公室分布上看不到等级界限,公司高管乐于听取下级职员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位上司对员工有亲疏,权力很大的人事部门就会有一大堆问题等着他。

这样的一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办公室政治滋生的温床。迪帕•特里维迪(Deepa Trivedi)是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的高级流程管理人员,在被问到身边有没有什么尔虞我诈的事情时,她甚至都想不起一个例子。作为一名生命科学博士,特里维迪的头脑里装着更有意义的东西──她的工作。眼下她正在为一家美国药品公司起草给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新药申请书。她说,她不仅具备医药知识,对这种新药也十分了解。

她还说,这里每个人都对现状感到满意,她和同事们都很珍惜目前的工作和福利,对是坐在象征一定地位的转角办公室里还是在蓝灰色的隔间里并不在意。

桑杰•古塔(Sanjay Gupta)是特里维迪所在公司的负责人,对他来说,培养员工的职业满足感十分重要。他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缺点:有人说他不够重视下级,和下级员工相处的时间不太多。古塔面带愁容地说他已为此进行了自我反省。如今古塔每两周和员工见一次面,并参与安排各种福利性活动,比如组织吉他培训、莎莎舞课程及安排医疗保健福利等等。

员工们受到的尊重丝毫不亚于他们的海外主顾。外包公司Evalueserve董事长艾洛克•阿格瓦尔(Alok Aggarwal)常常喜欢这样对客户说,"我们划船,你来掌舵。"

但在阿格瓦尔看来,总有那么一天这些专业人士也会为升职机会而你争我夺,也会屈从于办公室政治。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知识外包行业目前或许还存有互联网时代流行的平等主义,但它的政治色彩终将变得越来越浓。

Integreon Managed Solution法律业务部门高级副总裁马休•班克斯(Matthew Banks)指出,这些年轻人和那些在英美地区从事类似工作的人比起来,他们之间还有一个显著的差别:这些从事外包业务的员工不会像英美同行那样指望得到有身份标识的饰物(如印有公司标识的浴巾、鼠标垫之类的东西)。

但随着知识外包行业的迅速发展及严重的人才短缺,这类东西也在逐渐出现。班克斯说,"实际上我们已经有(带公司标识的)鼠标垫了。"
Jared Sandberg
 

soft99
2007-02-28

从一杯咖啡开始

2007年02月26日20:37
当松田公太(Kouta Matsuda)十年前辞掉在日本某一流大银行的工作转而去卖那铁(latte)和卡布奇诺(cappuccino)咖啡时,或许有人对他的这次职场转型很不理解。

今年38岁的松田目前是Tully's Coffee Japan Co.的首席执行长。生活中的他从不惧怕任何挑战,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当年几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说服了Tully's Coffee Corp.美国总部的管理人员,于1997年在东京成立了该公司的首家日本分店。之后这家日本公司不断壮大,期间它一直向西雅图美国总公司缴付特许费,但到了2005年,Tully's Coffee Japan斥资1,750万美元购买了Tully's Coffee在日本的商标和其他知识产权。

Tully's Coffee Japan目前在日本全国拥有约300家零售店,被认为是Starbucks Coffee Japan Ltd.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后者是星巴克的日本分公司,截至去年年底在日设有665家分店。松田伴随他的公司度过了每一个成长阶段,甚至在公司成立之初松田还在咖啡店里干过。如今Tully's Coffee Japan已是Foodx Globe Co.的一部分,而后者自去年11月份起被Ito En Ltd所掌控。在东京证交所上市交易的Ito En Ltd.是日本最大的绿茶饮品生产商。Foodx和Tully's Coffee Japan均不披露公司财务业绩。

松田的成长过程渗透了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他先是在非洲的塞内加尔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后到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读书,其后回到日本,进入筑波大学(Tsukuba University)主修国际关系。

至于松田如何萌发了下海经商的念头,那就要追溯到1995年了。当时他去美国参加一位高中同学的婚礼,并在那里作了短暂停留,正是那时他发现了一种在当地刚开始时兴的咖啡店。松田在他写的那本《一切从一杯咖啡开始》的书里回忆说,那里的咖啡是他喝过的最好喝的咖啡,店里的经营模式也比日本新潮。

以下是松田在东京接受《华尔街日报》(以下简称WSJ)采访的部分内容。

WSJ:你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它教会了你什么?

松田:小学毕业前一年,我在列克星敦为《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当过两年报童。我每天五点钟起床,蹬着自行车给六七十家人送报纸,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隆冬季节。我记得有好几次都是顶着暴风雪送报,当时就连负责给我们分发报纸的卡车都不能及时赶到。这份工作不仅让我的身体变得更结实,它还教会我如何在时间紧迫的条件下去完成各项任务。除此之外,我小时候还打过一些小工,赚了点小钱,比如给邻居除草,卖柠檬汁、卖旧货什么的。这种现象在美国很常见,但如果日本的小孩也想像我小时候那样"打工"赚钱,他们的父母可能会出面制止。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己的"企业家精神"就是从那时开始培养的。

WSJ:谁给了你最佳商业建议?

松田: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话始终很有份量,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他十分珍视我们的文化传统,常常引用日本谚语。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成为我的人生观,在从商道路上也不断鼓舞激励着我。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一句话:"年轻人应该乐意为经历磨难花学费。"童年时期的我清楚地知道早年磨难对自己而言其实是一笔财富,因此长大后我也成了一个乐于迎接挑战的人。

WSJ:在你作出的所有决定中,哪一次是最艰难的?

松田:那要算是为日本第一家Tully's咖啡店选址的那次了。我先是为Hiroo(位于东京)的一个店面首付了三百万日圆,可后来却发现有机会在银座(Ginza)开店。我最初打算在日本开店时首先想到的地方就是银座。但问题是,如果我申请另一个店面,此前缴纳的三百万日圆就等于打了水漂,当时为了筹集启动资金我已经是负债累累了。让我更觉得为难的是,即使我们申请了银座附近的地皮,最终拿不拿得下来也还是一个未知数。最后有可能落得个两者皆空。银座的租金虽然很高,但在那里开店更有发展潜力,因为那儿的商业氛围比Hiroo要活跃。经过再三思量,我最终选择了银座。

WSJ:对那些初次踏入这一行的新手,你有什么建议?

松田:对那些初涉食品零售业的新人,我建议他们在开始阶段能做一些基层工作,到公司经营的咖啡店去积累一些经验。如果他们仅仅提供资金而对咖啡店的日常业务知之甚少,那这样的投资极有可能遭遇失败。设想假如老板来访次数屈指可数而且也没什么动手能力,这样的老板是不会赢得员工信任和尊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那些资源网络丰富的日本大型商业公司试图开展食品连锁业务但却未能成功的原因。

WSJ:你对新员工有什么期望?

松田: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工作会变得极其枯燥乏味。只要目标明确,我欢迎人们来Tully's工作,即使他们只把在Tully的经历当作一种过渡,为今后在别的地方实现人生理想打下基础。

WSJ:一名优秀经理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松田:首先,要有清晰的远景规划,你的具体目标都要以此为出发点。其次,要与同事沟通你的看法。仅仅向他们宣扬你的观点还不够,公司内部所有员工的思想都应产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频繁的对话十分必要。我发现与员工一道吃饭时顺便与他们进行私人交流格外有效,这时他们往往能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第三,要对你的工作充满激情。即使有些比你有才能的人职位反倒在你之下,但如果他们感到你的工作热情无人能及,他们会坚定地跟随并支持你。

WSJ:随着咖啡连锁市场在日本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你们将如何继续壮大自身实力?

松田:仅仅依靠增加销量来解决问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一点上,关注公众健康可能是关键词之一。公平贸易或许也算一个。虽然将食单上的每一种食品都换成用有机原料制作的想法并不现实,但随着对健康问题的越来越重视,我们也逐渐与消费者站到了同一立场上。从小到大,很多人都觉得父母做的饭才是最好的,因为他们是我们最信任的人。我希望我们在食品行业也能建立起这种信任。

Juro Osawa
 

soft99
2007-02-27

从老上司那里吸取教训

 2007年01月03日11:10
你还在制定自己的新年计划吗?别忘了加上这一条:更好地管理下属。

你以前或许有过这样的目标,但最终却没能实现,因为你自己也不确定该如何下手。但是你可以从你以前的老板身上(不管他是好是糟)发现他在这方面所犯的错误,并避免重蹈覆辙,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

我向三位成功的管理人士询问了他们从上司的错误中学习到的经验教训。

"我了解了哪些事情会激怒他人并令他们抓狂,"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校长约瑟夫?怀特(B. Joseph White)说。"我做老板的时候尽力将这些事情降至最少。"怀特是新书The Nature of Leadership的作者。

Autodesk的执行董事长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说,负面教训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最有益的经历往往是那些能真正触动你内心的东西。巴茨曾在这家软件开发公司担任了14年的首席执行长。

Kelly Services首席执行长卡尔?卡姆登(Carl T. Camden)表示,经理人会深陷到"老板"这个角色中,忽略了对下属的关注。卡姆登曾当过教授,担任过一家广告公司的联合总裁及负责银行市场推广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于2006年初开始掌管这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

以下是他们关于培养良好的管理行为的几条重要建议:

绝对不要当众让员工出丑。怀特曾为一位硅谷企业家担任顾问,这位企业家以能让合作伙伴发财、也爱当面呵斥他们而"闻名"。在一次会议上,这位企业家对一位才华横溢的经理人提出的方案大加攻击。"这是我这辈子听到的最愚蠢的想法,"他咆哮着。"我对你失望透了。"

那位经理人为此沮丧了数个小时,曾经有过的身为管理团队中受人尊敬的一分子的感觉从此之后彻底消失了。

目睹了这个经过以及它所产生的后果让怀特学会了对别人的"弱点"要更小心对待。几年之后,怀特负责管理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商学院,那时他经常讥讽其他竞争学院。不过,他很快就不这么做了,因为他了解到有几位同事曾就读于那些学院。

闪电式决策或许是错的。卡姆登曾经认为,做老板的就应该行动迅速。他回忆道,他以前在KeyCorp的上司经常在一个小时内将一周要做的决定全部敲定。

于是,当卡姆登在1995年加入Kelly Services的时候,他也尽力效仿这种做法。当时,他迅速拒绝了合作伙伴提出的将业务多样化、开展招聘及派遣代课老师业务的建议。"我有六个充足的理由说明我们为什么不应该那样做,"他说。"我当时更关注的是那么做的风险。"

后来他的下属们又曾五次提到这个建议,卡姆登最后改变了当初的决定。Kelly在1999年开办了这项业务。卡姆登说,现在我们平均每天要派遣3,700名代课老师,这已经成为我们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事后他发现,一位怀有良好初衷的老板仍有可能掉入"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的陷阱"。

不要设定不可行的期限。巴茨在掌舵Autodesk之前曾在Sun电子计算机公司(Sun Microsystems)担任高层管理人员,当时她曾对一位将"最后期限"看得高于一切的上司感到十分沮丧。她说:"人们很难分清什么是重要的事。"

但是,在巴茨担任经理之后,她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她曾经为了满足一个新产品的发货期要求而不断对一个团队施加压力,以致于他们不再寻找这个新产品存在的缺陷。面对巨大的时间压力,"所有人都只说你想听到的话,"她评论道。"我当时没有意识到问题有多大。"

巴茨想打消团队成员的疑虑,并表示她想听到真实的情况。"但是我花费了数年时间才重新获得他们的信任,"她说。

尽量避免打 下属的私人时间。在怀特职业生涯的早期,他的一位很有才能、雄心勃勃的老板每周日下午都要举行三个小时的员工会议,只是为了显示他比公司内部的竞争对手更加强硬。怀特说,这种做法只会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快。

现在,怀特在工作时间外打 员工之前都要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有必要。"如果大家知道你努力尊重他们的私人空间,"怀特解释道。"他们会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更加努力的工作。"

要记住"看法"就是现实。当巴茨还是一名销售代表的时候,她的负责人将最好的销售区域给了一位大家都认为表现并不好的销售员。这位销售员靠讨好老板而获得了超过其他人的业绩。巴茨说:"因为这个,我尽快换了工作。"

巴茨成为Autodesk的首席执行长之后,当她听到一位员工抱怨说:"大家都认为某某是你最喜欢的",她感到十分惊讶。巴茨认为自己并没有根据个人喜好来决策,但是她意识到,她必须更加注意自己对待每个人的方式以及她所营造出来的工作氛围。她承认,即使是很好的老板也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Joann S. Lublin
 

soft99
2007-02-28

信息周刊:口袋里的颠覆者

科技时代_信息周刊:口袋里的颠覆者
信息周刊2007年2月封面

  文/章劢闻

  苹果给了竞争对手6个月的时间考虑如何与iPhone竞争。同时,也只给了CIO半年的时间考虑如何让企业应用跟上颠覆性消费类科技的跳跃步伐。

  编者按:

  无论是手机,掌上电脑(PDA),还是层出不穷的Web应用,面向消费者的科技往往拥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在逐渐改变用户日常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人们对于商业科技的要求。此外,随着微软公司等企业强大的数据中心的发展,更多面向用户的消费类应用借助这些强大的后台数据服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用户提供更为稳定的服务。例如在线图片共享网站SmugMug采用亚马逊公司(Amazon)优质的存储服务为用户提供了生动的在线图片服务。

  最近在Macworld大会上,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展示的苹果新一代手机iPhone,就是结合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包括Yahoo和Google等网站在内的强大的基于Web的服务,让用户体验到了随时随地的高质量的通信和数据服务。随着产品的进化,部分功能可能会成为短暂的时尚,在今后的产品中得到进一步颠覆性的提升,比如虚拟键盘和音乐列表等;但是包括视频语音邮件在内的服务,不仅可以加强用户体验,还可以在当前阶段缓解无线带宽不足的缺憾,这样的服务将有可能沉淀下来,成为企业应用现实可借鉴的创新手段。

  每当黑衣仔裤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走上Macworld大会(Macworld Conference & Expo)的讲坛,台下的狂热用户就会死死盯着他那鼓鼓囊囊的裤袋,就像孩子们等待圣诞老人打开礼物口袋的那一刻。乔布斯带来的礼物不一定每次都超越了用户想象力的极限,有时也会让"孩子们"失望。

  但是,这次他掏出来的iPhone不仅让用户体会到了当前科技如何在10分钟内颠覆了此前10年的消费电子用户体验,同时也提升了高科技产品,包括企业应用的整体门槛。

  除了一个复位按钮,乔布斯手中的iPhone几乎就是一整块屏幕,厚度为11.6毫米,比诺基亚公司(Nokia,下称诺基亚)最近发布的N76更薄。这个被西方媒体称之为无按钮设备(Buttonless Device)的

智能手机,因为继承了iPod的功能而吸引了不少苹果公司(Apple,下称苹果)音乐
播放器
的拥趸,但是对于商业用户而言,iPhone的"Web基因"和突破性的人机界面创新将给移动通信、商业数据传输等带来新的要求,最终将企业应用推上一个新的战场。

  "接触"智能

  用手指操作的感应屏幕,虚拟键盘,类似Vista操作系统的3D翻阅界面等等,都是乔布斯在展示中得到观众欢呼最多的部分,体现出用户对于突破性体验的需求。"我们的这个设备非常聪明,可以识别用户的手指动作,并且过滤掉无意间的触摸。"乔布斯在展示中抚摸着iPhone说道。接着他点开音乐列表,用手指迅速弹击触摸屏,设计成滚轮的音乐列表就像受了力一样飞转起来,在观众随之爆发出的掌声中,乔布斯定住列表,滑动了几下手指,找到了甲克虫乐队(Beatles)的专辑开始播放。

  消费类技术友好的用户界面(UI)一直让企业应用的设计者汗颜。层出不穷的优秀UI设计推动着以实际需求和成本为首要考虑的商业软件的发展。当人们习惯了微软公司(Microsoft,下称微软)的MSN Messenger之后,莲花软件(Lotus,下称莲花)开发出了面向企业并且用户界面友好的新版即时通信(IM)系统。最近,在《信息周刊》北京秋季大会上,来自两家跨国公司的首席信息官(CIO)同行谈论了黑莓(BlackBerry)手机用户功能的便捷,他们的话题不再是何时部署,而是如何部署才能节省通信费用。

  据乔布斯介绍,iPhone的触摸式用户界面创意的幕后英雄是艾伦・凯(Alan Kay),视点研究协会(Viewpoints Research Institute,下称视点研究)的现任主席。视点研究是一家教育技术智囊机构。但是也有评论者对该设计提出质疑,《InformationWeek》网站网络日志(Blog)作者米切尔・瓦格纳(Mitch Wagner)在评论中指出,触摸式屏幕上的虚拟按钮并不比乔布斯所说的物理按钮更为方便,原因在于这些屏幕上的按钮无法被手指感知。

  "手机用户按键时通常不看手机,或是用余光操作,因为你可以摸到(物理按钮),并且感受到按键动作成功与否。然而触摸屏(虚拟按钮)却只能依赖用户的视觉感知。iPhone用户只能盯着手机进行操作。" 瓦格纳写道。

  Web基因

  如果说iPhone用户体验上的好评部分缘于苹果用户对于苹果产品过于狂热的喜爱。那么iPhone的Web友好特性却有着更深的含义,它让苹果、雅虎公司(Yahoo,下称雅虎)和谷歌公司(Google,下称谷歌)成为了伙伴。雅虎的首席执行官(CEO)杨致远在乔布斯演讲还没结束时就表示想拥有一个iPhone。"这个产品会成为大热门。"谷歌CEO、苹果新任董事会成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毫不避讳地赞扬道。

  近年来,苹果与互联网巨擘过从甚密,类似iPhone的产品开始吸取Web有进步意义的特性,其中包含了对企业用户的友好暗示:文字短信不再存入收发信箱,而是以用户对话的形式呈现,这毫无疑问是来自Gmail的灵感。第三方呼叫进入时,只需要用手指点击"加入对话"按钮,就可以实现电话会议,让人想起Skype两年前对于企业通信的冲击。此外,简化版的Safari浏览器中呈现的是完整的网页内容,这一点变化看似平常,对于未来基于网络(Web-Based)的应用来讲却意味着战略版图的扩大。

  据《InformationWeek》报道,英国的资产管理公司Fairfield Greenwich集团(Fairfield Greenwich Group,FGG)正在给他们的销售人员配备奔迈(Palm)Treo等多种移动设备。该公司的销售人员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移动网络条件随着地域贫富差距的不同而良莠不齐,公司最终决定让员工各式各样的移动设备,统一通过浏览器接入公司基于Web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实现简单的客户资产查询,备注记录和日程安排等功能。

  在不久的将来,当用户用手指点击手机浏览器中网页上的电话号码直接拨打电话给业务伙伴时,也许增加的不仅仅是新奇的体验,而是业务人员新的需求。

  "IT管理方应该协助iPhone这样的设备进入工作场所,而不是设置障碍。"扬基集团(Yankee Group)分析师宙斯・科勒瓦拉(Zeus Kerravala)在接受《InformationWeek》采访时表示。

  在随后的演示中,乔布斯用Safari浏览器登陆了Google 地图,找到了最近的星巴克(Starbucks),打开了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的网页,放大了首页,浏览了当天的新闻。"我的工作要求我随时发送文件给客户,或是在工作途中查看一则网络广告的投放情况。"北京一家跨国网络媒体营销公司的高级客户服务经理邓玉表示,"基于网络的种种功能对于我这样性质的工作非常有价值。"

  "iPhone在Wi-Fi和无线网络中自由切换也非常重要。利用Wi-Fi可以节省我的部分通信成本。"邓玉接着指出,"但是,中国不像英国和美国那样,在公共场所有无处不在的Wi-Fi热点(Hot Spot)。在北京,如果我想无线上网,估计只能想到星巴克咖啡厅了。"

  软件"戒严"

  苹果的手机目前使用的是简易版的Mac OS X操作系统。一则评论提醒用户在为iPhone欢呼的同时不要忘了它被一个"疯狂"的系统所控制。目前苹果的确要求软件通过允许才能运行于Mac OS X操作系统。

  对于苹果迷来说这样的限制无甚妨碍,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类似于是一种软件"戒严"。不过,对于商业应用软件相对单一的企业来说,这未必是坏事。大部分移动解决方案供应商都已经适应苹果的系统。

  赛贝斯软件(中国)有限公司(Sybase,下称赛贝斯)证实,赛贝斯最近推出的被媒体所关注的iAnywhere软件套装支持基于英特尔(Intel)芯片的Mac OS X。根据《InformationWeek》报道,iAnywhere软件可以在员工的移动设备和BMC软件公司、莲花、思爱普软件系统公司(SAP)等企业的软件之间实现信息同步。

  当然,iPhone的操作系统毕竟是去除部分功能的简易版Mac OS X。不同于黑莓手机,iPhone目前还没有被首席信息官(CIO)列为"可信任的"企业移动终端。"我们也很希望看到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为iPhone的用户同样提供非凡的体验。"赛贝斯iAnywhere开发人员计划的张策表示。

  战场中的战场

  在赛贝斯等公司试图适应苹果系统的同时,还有一些人正在开辟另一块战场――移动设备的浏览器。Salesforce公司(salesforce.com, Inc.)早在去年4月就颇有预见性地通过购并移动技术制造商Sendia公司(Sendia Corporation),拥有了一套协助移动设备接入企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和服务器。通过将这些工具和Salesforce现有的AppExchange服务器整合,Salesforce可以"借花献佛":将包括奥多比系统公司(Adobe )、博奥杰公司(Business Objects)和谷歌在内的其他软件开发商开发的软件以"软件作为服务"(SaaS)的方式推送给客户五花八门的移动设备,月租金50美元左右。

  SaaS的服务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减少了前期投入的风险,同时由于是基于需求的服务(按实际使用人数付费),允许CIO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当然,作为战场中的战场,移动设备浏览器自身的标准尚未完全统一。

  作为主流Web浏览器,微软的IE、火狐(Firefox)和苹果的Safari等浏览器之间的争斗给网页格式带来了麻烦,尤其是对于采用Ajax技术(利用浏览器端的Javascript脚本开发动态网页的技术标准)的内容供应方。最近Adobe 公司和Mozilla组织共同发起的Tamarin项目就旨在建立统一的浏览器端执行的脚本代码标准。Adobe公司副总裁汤姆・海耳(Thomas Hale)最近在北京接受《信息周刊》专访中表示希望微软也参与该项目。

  "苹果电脑的Safari浏览器虽然在浏览网页时偶尔会出现细微的偏差,但是对于我的工作没有影响。"邓玉表示,"我不太担心简化版Safari会成为iPhone使用中的障碍。"邓玉工作中使用苹果电脑,同时也是iPod用户。

  不太"宽"的宽带

  在iPhone诞生后,苹果宣布Cingular公司是唯一的合作无线运营商。Cingular有限的数据传输速度(75Kbps~135Kbps)相对于斯普林特公司(Sprint)等运营商的服务有一定差距。加上不支持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部分用户担心在最初的使用中会回到拨号时代。包括Fairfield Greenwich集团在内的企业用户也采用了拨号时代的简约Web设计方式,以应对带宽上的"倒退"。

  "你的确可以用图片和其他一切可以想到的手段将企业应用设计得美轮美奂,"Fairfield Greenwich集团的IT总监杰森・伊里泽蒂斯(Jason Elizaitis)指出,"但是每翻动一页可能需要2到3分钟的时间。"

  当用户对Cingular服务怨声载道之时,有传言称苹果将成为维珍移动公司(Virgin Mobile,下称维珍)那样的虚拟运营商,从现有电信公司租用网络容量来提供自由品牌的移动服务。不可否认,维珍的成功和它的品牌,甚至是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的个人魅力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当布兰森面对媒体的镜头,赤身在英吉利海峡的沙滩上奔跑,被维珍美丽的空姐簇拥其中之时,他的确不会想到另一个比他拥有更多崇拜者的偶像,史蒂夫・乔布斯,会图谋成为他商业上的对手。

  苹果虽然在品牌上有着和维珍不相上下的优势,但是虚拟运营毕竟是风险和困难很大的商业模式,和运营商之间的博弈将是主要的挑战,目前维珍是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之一。不过,有了众人垂涎的iPhone之后,苹果的确有了比维珍当年更大的一块筹码。

  电池命门

  iPhone的电池只支持5个小时的语音、浏览网页和邮件收发,或是16个小时的音乐播放。"瞧瞧,我可没说iPhone不行,但是你的确要准备好在你的车里、办公桌上,甚至是床边都准备好一个充电器。"Blog作者丹・沃纳(Dan Warne)戏谑道。

  电池制造工艺上的瓶颈是移动设备的最大命门(参见本刊1月号《电池的未来》一文),苹果的iPhone同样不能逃脱。在iPod用户间流传的,有关iPod电池18个月后就无法继续充电的传闻更是为iPhone的推出增添了一些悲剧气氛。毕竟CIO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销售人员在见到客户之前,就把移动设备的电力都耗费在了Beatles的音乐专辑之上。

  据路透社报道,苹果计划在2008年年底之前销售1,000万台iPhone,全球的手机年销售量大约是10亿台。苹果的胃口看来并不大,这毕竟不是iPod所在的音乐播放器市场。在iPod拼争的市场中,唯一的对手是微软的Zune播放器,但是其2%的市场占有率相比iPod的62%占有率差得很远。

  乔布斯在演讲中像顽童一样将微软的"Zune"标志在屏幕上烧成灰烬,其对微软的轻视引起了台下看官们的哄笑,但是苹果现在杀入的手机市场可不是一般的江湖之地,面对的也不是三心二意的微软,等待他的将是经历过血拼,抵命于该市场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LG公司和三星集团(Samsung)等行业巨子。

 

soft99
2007-02-28

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从老上司那里吸取教训

 
2007年01月03日11:10
你还在制定自己的新年计划吗?别忘了加上这一条:更好地管理下属。

你以前或许有过这样的目标,但最终却没能实现,因为你自己也不确定该如何下手。但是你可以从你以前的老板身上(不管他是好是糟)发现他在这方面所犯的错误,并避免重蹈覆辙,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

我向三位成功的管理人士询问了他们从上司的错误中学习到的经验教训。

"我了解了哪些事情会激怒他人并令他们抓狂,"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校长约瑟夫•怀特(B. Joseph White)说。"我做老板的时候尽力将这些事情降至最少。"怀特是新书The Nature of Leadership的作者。

Autodesk的执行董事长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说,负面教训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最有益的经历往往是那些能真正触动你内心的东西。巴茨曾在这家软件开发公司担任了14年的首席执行长。

Kelly Services首席执行长卡尔•卡姆登(Carl T. Camden)表示,经理人会深陷到"老板"这个角色中,忽略了对下属的关注。卡姆登曾当过教授,担任过一家广告公司的联合总裁及负责银行市场推广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于2006年初开始掌管这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

以下是他们关于培养良好的管理行为的几条重要建议:

绝对不要当众让员工出丑。怀特曾为一位硅谷企业家担任顾问,这位企业家以能让合作伙伴发财、也爱当面呵斥他们而"闻名"。在一次会议上,这位企业家对一位才华横溢的经理人提出的方案大加攻击。"这是我这辈子听到的最愚蠢的想法,"他咆哮着。"我对你失望透了。"

那位经理人为此沮丧了数个小时,曾经有过的身为管理团队中受人尊敬的一分子的感觉从此之后彻底消失了。

目睹了这个经过以及它所产生的后果让怀特学会了对别人的"弱点"要更小心对待。几年之后,怀特负责管理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商学院,那时他经常讥讽其他竞争学院。不过,他很快就不这么做了,因为他了解到有几位同事曾就读于那些学院。

闪电式决策或许是错的。卡姆登曾经认为,做老板的就应该行动迅速。他回忆道,他以前在KeyCorp的上司经常在一个小时内将一周要做的决定全部敲定。

于是,当卡姆登在1995年加入Kelly Services的时候,他也尽力效仿这种做法。当时,他迅速拒绝了合作伙伴提出的将业务多样化、开展招聘及派遣代课老师业务的建议。"我有六个充足的理由说明我们为什么不应该那样做,"他说。"我当时更关注的是那么做的风险。"

后来他的下属们又曾五次提到这个建议,卡姆登最后改变了当初的决定。Kelly在1999年开办了这项业务。卡姆登说,现在我们平均每天要派遣3,700名代课老师,这已经成为我们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事后他发现,一位怀有良好初衷的老板仍有可能掉入"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的陷阱"。

不要设定不可行的期限。巴茨在掌舵Autodesk之前曾在Sun电子计算机公司(Sun Microsystems)担任高层管理人员,当时她曾对一位将"最后期限"看得高于一切的上司感到十分沮丧。她说:"人们很难分清什么是重要的事。"

但是,在巴茨担任经理之后,她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她曾经为了满足一个新产品的发货期要求而不断对一个团队施加压力,以致于他们不再寻找这个新产品存在的缺陷。面对巨大的时间压力,"所有人都只说你想听到的话,"她评论道。"我当时没有意识到问题有多大。"

巴茨想打消团队成员的疑虑,并表示她想听到真实的情况。"但是我花费了数年时间才重新获得他们的信任,"她说。

尽量避免打 下属的私人时间。在怀特职业生涯的早期,他的一位很有才能、雄心勃勃的老板每周日下午都要举行三个小时的员工会议,只是为了显示他比公司内部的竞争对手更加强硬。怀特说,这种做法只会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快。

现在,怀特在工作时间外打 员工之前都要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有必要。"如果大家知道你努力尊重他们的私人空间,"怀特解释道。"他们会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更加努力的工作。"

要记住"看法"就是现实。当巴茨还是一名销售代表的时候,她的负责人将最好的销售区域给了一位大家都认为表现并不好的销售员。这位销售员靠讨好老板而获得了超过其他人的业绩。巴茨说:"因为这个,我尽快换了工作。"

巴茨成为Autodesk的首席执行长之后,当她听到一位员工抱怨说:"大家都认为某某是你最喜欢的",她感到十分惊讶。巴茨认为自己并没有根据个人喜好来决策,但是她意识到,她必须更加注意自己对待每个人的方式以及她所营造出来的工作氛围。她承认,即使是很好的老板也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Joann S. Lublin
 

soft99
2007-02-27

印度知识外包业拒绝办公室政治

 
2007年02月27日18:34
拉姆•纳吉(Ram Negi)正在决定是否批准一份来自加州圣佳辛托的贷款申请,他仔细审核了总计有八十多页的各种文件,这么多的文件会让每一个贷款申请人都叫苦不迭,但纳吉看得非常非常仔细。

纳吉试图找出申请材料中有无虚假信息。他指出,大约有45%的申请人会回避一些实情。如果申请人不如实报告他的资产,纳吉会拒绝他的贷款申请,比如有个人就说他有十八处财产,可实际却只有十五处。在核查申请者是否虚报信息的过程中,纳吉还会借助第三方网络数据库来帮助自己寻找答案,也就是说,如果有申请人瞒报个人收入,那么纳吉一定会弄清真相后再做决定。他说,假如我否定了这项贷款,也就代表它被永久否定了,再没机会翻身。

别以为工作如此严谨的纳吉是个滥用职权、性格暴戾乖张的人,实际上他为人谦逊,语调温和。今年26岁的他就职于印度古高恩市的外包公司Equinox,和很多年轻同事一样,纳吉仍然和父母一道住在新德里。他们的办公室里放眼看去是一个个蓝色的隔断,天花板上装饰着曲线吊顶和荧光灯,纳吉和他的上司及年轻同事比肩而坐。

这正是印度外包企业的一个典型场景,这个行业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小小的惊喜:知识型产业外包业务的发展步伐已经超过了相对简单的呼叫中心业务,去年的增幅分别是42%和34%。有些人们认为根本不会在美国公司之外完成的工作正在被外包到博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师、医生以及律师的人数位列全球第二的印度。

可不能小视这些"隔间一族",这里不仅汇集了各行各业的专才,业务范围也十分丰富,证券研究、生物技术研发、法律服务等不一而足。虽然有些专业人士会比较自负,但办公室文化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和谐──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

知识型产业外包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暂时还没有出现尔虞我诈这类阴暗现象。事实上,在任何发展成熟的行业中,这种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管理人员指出,印度老牌制造业中就充斥着各种政治伎俩和个人恩怨,有些人表面上对老板唯唯诺诺,私下里却是另一副态度。但在知识外包这一新兴行业中,为留住人才,在办公室分布上看不到等级界限,公司高管乐于听取下级职员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位上司对员工有亲疏,权力很大的人事部门就会有一大堆问题等着他。

这样的一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办公室政治滋生的温床。迪帕•特里维迪(Deepa Trivedi)是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的高级流程管理人员,在被问到身边有没有什么尔虞我诈的事情时,她甚至都想不起一个例子。作为一名生命科学博士,特里维迪的头脑里装着更有意义的东西──她的工作。眼下她正在为一家美国药品公司起草给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新药申请书。她说,她不仅具备医药知识,对这种新药也十分了解。

她还说,这里每个人都对现状感到满意,她和同事们都很珍惜目前的工作和福利,对是坐在象征一定地位的转角办公室里还是在蓝灰色的隔间里并不在意。

桑杰•古塔(Sanjay Gupta)是特里维迪所在公司的负责人,对他来说,培养员工的职业满足感十分重要。他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缺点:有人说他不够重视下级,和下级员工相处的时间不太多。古塔面带愁容地说他已为此进行了自我反省。如今古塔每两周和员工见一次面,并参与安排各种福利性活动,比如组织吉他培训、莎莎舞课程及安排医疗保健福利等等。

员工们受到的尊重丝毫不亚于他们的海外主顾。外包公司Evalueserve董事长艾洛克•阿格瓦尔(Alok Aggarwal)常常喜欢这样对客户说,"我们划船,你来掌舵。"

但在阿格瓦尔看来,总有那么一天这些专业人士也会为升职机会而你争我夺,也会屈从于办公室政治。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知识外包行业目前或许还存有互联网时代流行的平等主义,但它的政治色彩终将变得越来越浓。

Integreon Managed Solution法律业务部门高级副总裁马休•班克斯(Matthew Banks)指出,这些年轻人和那些在英美地区从事类似工作的人比起来,他们之间还有一个显著的差别:这些从事外包业务的员工不会像英美同行那样指望得到有身份标识的饰物(如印有公司标识的浴巾、鼠标垫之类的东西)。

但随着知识外包行业的迅速发展及严重的人才短缺,这类东西也在逐渐出现。班克斯说,"实际上我们已经有(带公司标识的)鼠标垫了。"

Jared Sandberg
 
 

soft99
2007-02-27